購物車0
Logo圖片

六奉茶學#023-台灣茶比賽流程大公開!茶葉評鑑組的使用方式分享!

茶葉的評鑑方法及評鑑組的使用方法。 

說到茶葉評鑑組相信茶友都看過,不過在正式的大型茶葉比賽中,評審們都是怎麼使用評鑑組的呢?又是怎麼評鑑茶葉的呢?這次就來分享給大家!
  •  

茶葉的評鑑方式

茶友們應該常常看過評鑑組這個組合,這次我們來說明茶葉的評鑑方式及評鑑組的使用方式。
咖啡的評鑑比較廣為人知,那做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的在國際上也有一套評鑑的標準,那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台灣茶葉的評鑑流程。

台灣茶葉的評鑑流程
 

1.評鑑場地

以標準的大型比賽來說,首先在評茶的場地:「評茶室」的部分也有要求,室內的採光一定要明亮柔和,太亮太暗都會影響觀看茶湯的顏色,在室內裝潢盡量以白色基調為主,裝潢的太過花俏,那些顏色的反射光就會影響湯色的評鑑,評茶用的桌子最好是黑色為佳。另外室內溫度最好能維持22~24度,濕度控制在45~55%,以及空氣中不能有異味,比如說打掃用的清潔劑味道、抽菸的煙味,或是香水味等等,這會影響香氣的評鑑。


2.評鑑工具

再來就是評鑑用的工具,主要有三樣:
審茶盤、審茶杯、審茶碗。
審茶盤的作用是 要品評的茶乾倒在盤上,方便觀賞茶乾的外型、色澤。審茶盤的規格材質也有要求,顏色以黑或白的陶瓷或塑膠為主,或是鐵盤也可以。
再來就是審茶杯、審茶碗,也被稱為「評鑑組」,這兩個要求比較嚴謹,需使用依照國際標準 ISO 3103-1980、ISO 3103-2980規範所訂製的規格,審茶杯容量150CC、審茶碗200CC,材質以白瓷為主。

3.評鑑標準泡法

台灣比賽茶的標準泡法為:
將3公克的茶葉倒入審茶杯,以100度C大滾沸水沖滿,蓋上杯蓋,開始計時。

浸泡的時間依茶乾外型而有不同,球形6分鐘,條索5分鐘,一般高山茶就屬球形的,時間到後將審茶杯倒扣在審茶碗,讓茶湯自然流入審茶碗中,葉底留在審茶杯聞香,茶湯倒好後利用乾淨的白瓷湯匙滑1/4-1/2圈,這樣茶渣就會集中在碗底中央了。

這現象也是所謂愛因斯坦的「茶葉悖論」,那也方便評審更容易看清茶湯的顏色,也能知道茶渣的多寡。

4.茶葉評鑑

那整個茶葉評鑑的內容為 「外觀形狀顏色」「水色」「香氣」「滋味以及「葉底」 。
在等待茶湯浸泡的幾分鐘裡,會先審查茶葉的外觀形狀色澤,開湯後審查水色,接著聞審茶杯或湯匙的香氣,倒入審茶碗的茶湯要計時6分鐘後才能進行品評,要等6分鐘的原因是,茶湯太燙的話會讓牙齦、口腔受傷,除此之外冷卻的茶湯也較容易品評。另外喝茶湯的方式也是很講究的,比賽場的茶湯是沒有吞下肚的!因為部分比賽報名的茶款有些高達數百件,不可能每一杯都喝下去。 審茶人員會將茶湯含入口中後,稍用力啜吸茶湯,讓茶湯接觸整個口腔黏膜包含舌頭兩側的味覺細胞,接著再感受鼻腔的茶氣,並嗅聞紀錄湯匙或杯底的香氣。

5.審查葉底

茶湯評完後,最後就是審查葉底,透過葉底也能知道茶葉的品種、採摘方式、發酵度、焙火度等等很多資訊。所有項目都審查完後,就能給茶評分了。

上面介紹是較嚴謹的評鑑方式與流程,當然如果是自己使用的話也不一定要照如此正式的方式,可以按自己平常的喜好來調整評鑑杯的公克數或等待時間,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對照組,對於喝茶經驗不夠豐富的新茶友來說,較難單喝一支茶就評出這茶的香氣滋味、甘苦鮮澀,建議可以一次對照個2~5組,在有比較的狀況下,各茶之間的差異性很容易就比較出來了,久而久之對茶的敏銳度就能這樣訓練出來了!

那除了拿來品評之外,評鑑組也能拿來日常個人的沖泡使用,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茶葉的評鑑方式以及評鑑組的使用方法。
 

六奉茶莊的好茶在這裡:

◆ 所有茶葉一覽:https://shop.6fengtea.com/6fengtea/index.php?action=product_sort&prod_sort_uid=2612
◆ 方便又高CP的茶包:https://shop.6fengtea.com/6fengtea/index.php?action=product_sort&prod_sort_uid=2663
◆ 實用耐用的茶具:https://shop.6fengtea.com/6fengtea/index.php?action=product_sort&prod_sort_uid=2821

六奉茶莊推薦好茶